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的黄河源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未来不同情景模式的响应 ( EI收录)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orage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ed on InVEST and GeoSoS-FLUS Models and Its Response to Different Future Scenario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OU Jian-kun;CHEN Jian-jun;ZHANG Kai-qi;ZHOU Guo-qing;YOU Hao-tian;HAN Xiao-wen(College of Geomatics and Geoinformation,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Geomatic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
机构地区:[1]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桂林541004 [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30);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924503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281054);广西八桂学者专项;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项目(19-050-11-22)。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11
起止页码:5253-52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t.(2)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t,较2020年增加3.92×10^(6)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 键 词:生态系统碳储量 黄河源区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GeoSoS-FLUS模型
分 类 号:X1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