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面向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刀尖动态特性分析与稳定性预测  ( EI收录)  

Analysis of Tool Tip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ability Prediction for Robotic Milling Task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松涛[1,2] 严思杰[1,2] 李文韬[1] 徐小虎[3] 陆家麟[4]

YE Songtao;YAN Sijie;LI Wentao;XU Xiaohu;LU Jial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Blad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ivision,HUST-Wuxi Research Institute,Wuxi 214174;T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s,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Gurit Tooling(Taicang)Co.,Ltd.,Taicang 215400)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叶片智能制造研究所,无锡214174 [3]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2 [4]固瑞特模具(太仓)有限公司,太仓215400

出  处:《机械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6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5514、52075204)资助项目。

年  份:2022

卷  号:58

期  号:17

起止页码:261-2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器人结构刚度较低、末端负载配置复杂以及工件局部弱刚性等问题,导致机器人铣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颤振现象,进而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而机器人铣削加工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其刀尖动态特性,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机器人铣削加工的刀尖频响函数(FRF)预测方法,能够实现任意姿态下的刀尖频响预测,进而实现机器人铣削加工稳定性预测,在通过加工参数优化来进一步提升工件表面加工质量。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加权叠加法,减少了实验量并放宽了对实验位姿的要求。然后,给定任意多个基准实验姿态实测的刀尖频响函数,所提出的模型就能够预测出一定工作空间范围内任意目标姿态下的机器人刀尖频响函数。接着又提出了一种线性化模态参数叠加法,避免了频响函数直接叠加产生的多模态现象,提高了预测准确率。最后,通过开展机器人模态实验与铣削加工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而通过加工参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加工质量提升。

关 键 词:铣削稳定性  加工位姿  再生颤振 频响函数 模态混叠  

分 类 号:TP242] TH1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