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多空间尺度下城市热环境与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响应关系 ( EI收录)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impervious surface distribution density at multi-spatial scale:A case study of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MENG Qingyan;WANG Zi’an;ZHANG Linlin;SUN Zhenhui;HU Die;YANG Tianliang(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Sanya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anya 572029,China;Aerospace Information Haina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anya 572029,China;School of Geology and Geomatics,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三亚中科遥感研究所,三亚572029 [4]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三亚572029 [5]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300384
基 金: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编号:ZDKJ2017009);四川省科技计划(编号:2018JZ0054);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科技专项(编号:05-Y30B01-9001-19/20-1)。
年 份:2022
卷 号:26
期 号:9
起止页码:1789-18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以往城市热环境与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响应规律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基于MODIS数据计算城建区与边缘区平均温度差值为热岛强度,结合热岛强度等级特征,选取热岛强度等级期望值较高的6个典型区域(Ⅰ西二旗、西三旗、回龙观,Ⅱ东四、地安门、新街口,Ⅲ丰台区中部,Ⅳ四惠、定福庄、东坝,Ⅴ石景山区,Ⅵ北四环四季青桥附近),研究热岛强度等级与不透水面聚集密度的响应关系;进而利用Landsat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研究城建区与精细尺度下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聚集密度响应临界点与最优尺度。结果表明:(1)不同热岛强度等级的出现频率、其在白天与夜间的变化程度与不透水面聚集密度有一定相关性,且相近的不透水面聚集密度下所表现出热岛强度的变化特征相似。(2)主要城建区内地表平均温度与不透水面聚集密度的分布特征存在较显著的一致性,随着尺度半径r的增大其响应越明显。且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聚集密度的响应存在一个临界点,随着尺度半径r减小,响应临界点逐渐增大:尺度半径r=1000 m时,不透水面聚集密度达到60%后其影响趋于减弱;r=500 m、r=300 m时临界点分别为69%与83%。(3)不同典型区域的最优尺度存在差异,西二旗、西三旗、回龙观最优尺度为150 m,东四、地安门、新街口与四环四季青桥附近为60 m,而季节变化对最优尺度的影响较小。该最优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不同区域不透水面分布的破碎程度及地表类型的单一程度。本研究可为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热岛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热岛效应 不透水面聚集密度 城建区 临界点 响应规律
分 类 号:X16] TU98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