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雌穗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and candidate genes predication of yield related ear traits in maiz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殷芳冰[1] 李雅楠[1] 鲍建喜[1] 马雅杰[1] 秦文萱[1] 王锐璞[1] 龙艳[1,2] 李金萍[2] 董振营[1,2] 万向元[1,2]

YIN Fang-Bing;LI Ya-Nan;BAO Jian-Xi;MA Ya-Jie;QIN Wen-Xuan;WANG Rui-Pu;LONG Yan;LI Jin-Ping;DONG Zhen-Ying;WAN Xiang-Yuan(Zhongzhi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Biosciences,Shunde Graduate School,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Research Center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e,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USTB),Beijing 100083,China;Beijing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Main Crop Bio-Tech Breeding,Beijing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of Bio-Tech Breeding,Beijing Solidwill Sci-Tech Co.Ltd.,Beijing 100192,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德研究生院/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北京100083 [2]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生物育种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100192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重点专项(2021YFD1200700)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49

期  号:2

起止页码:377-3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DOAJ、EAPJ、EBSCO、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玉米雌穗产量相关性状直接影响玉米最终产量,解析其遗传机制可为玉米高产提供有益指导。本研究以733份玉米自交系作为关联群体,在2个环境下随机区组种植,调查穗行数(KRN)、穗长(EL)和穗粗(ED)3个产量相关性状,利用MaizeSNP3072芯片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FarmCPU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别鉴定出16、13和24个与3个性状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0.01%~7.08%、0.01%~5.34%和0.07%~4.34%。其中,分别有6、2和5个与3个性状存在显著关联的高可信度(high confidence,HC)SNP,而且有2个HC-SNP同时与KRN和ED显著相关,1个KRN HC-SNP和3个ED HC-SNP为本研究首次报道。在所鉴定HC-SNP上下游200 kb范围内筛选出33个重要候选基因,其中9号染色体SNP标记PZE-109003046所在基因PIN1a为控制生长素极性运输从而调控雌穗性状的已知基因。另一些候选基因编码不同转录因子,以及参与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等激素介导的信号转导、DNA甲基化和蛋白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过程的蛋白,可能从不同方面调控雌穗相关性状。本研究所挖掘的11个HC-SNP与33个候选基因可以为进一步克隆雌穗性状功能基因、揭示相关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益指导。

关 键 词:玉米 雌穗产量相关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