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摄影测量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    

Damage Identification for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Based on Photogramme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萍[1] 张劲泉[1] 王磊[1] 王陶[1] 闫昕[2]

LI Ping;ZHANG Jin-quan;WANG Lei;WANG Tao;YAN Xin(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Ministry of Transport,Beijing 100088,China;RIOH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Ltd.,Beijing 100088,China)

机构地区:[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2]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出  处:《公路交通科技》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0101,2020-9058,2021-9082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8YFB1600305)。

年  份:2022

卷  号:39

期  号:8

起止页码: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曲率模态法是检测结构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受到传感器数量的限制,检测精度不高。摄影测量法可以非接触获得较为密集的测点数据,突破该方法的应用限制。采用图像相关法(DIC)处理结构振动视频数据,提取视频流中各标识点的竖向动态位移时程数据。通过时频转换确定结构的主频和振型,通过中心差分法得到曲率模态。在损伤尺度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不同测点间距提取测点的振型和曲率,对比了测点间距对曲率模态法检测损伤突变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测点间距的曲率模态差、曲率模态变化率,验证了二者对于曲率突变的放大效应。通过分析简支梁振动试验的结果可知:有损/无损梁的曲率模态曲线都不光滑;在测点间距比较密时,损伤位置的曲率突变很大,可检测损伤位置,但是依据单一状态的曲率模态判断损伤容易受到其他突变的干扰;不同状态的曲率模态对比更易于判断损伤位置;曲率模态变化率、曲率模态差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损伤位置的曲率突变,但是放大效应有限。由此可知,提高损伤检测定位精度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密提取测点,将不同损伤状态的曲率模态做比对。比较而言,摄影测量法比传统的测量手段更适用于求解曲率模态的损伤指标,在降低检测成本的同时,使检测更加便捷高效。

关 键 词:桥梁工程  损伤检测  非接触测量 曲率模态 曲率变化率

分 类 号:U44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