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综合适宜性与迫切性的非粮化耕地整治分区方法  ( EI收录)  

Consolidation zoning method for non-grain cropland integrating suitability and urgenc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绪红[1] 金晓斌[1] 盛修深[2] 范渊[3] 贾培宏[4] 周寅康[1]

Yang Xuhong;Jin Xiaobin;Sheng Xiushen;Fan Yuan;Jia Peihong;Zhou Yinkang(School of Geography and Ocean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Haikou Urban Planning&Design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Haikou 570102,China;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Design,Beijing 100044,China;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2]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口570102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4]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65);江苏省自然资源科技计划项目(2022012);陵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项目(0209151715)。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15

起止页码:287-2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非粮化耕地治理是实现田块复耕复种的重要措施。科学确定非粮化耕地整治的优先次序及分区对提高非粮化耕地复耕复种治理工程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从立地、耕作和利用状态3个维度建立了非粮化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模型,以功能管制区内非粮化比率建立了非粮化耕地整治迫切性评价模型,利用四象限分区法,构建了综合整治适宜性和迫切性的非粮化耕地整治分区方法体系,并以陵水县为案例区开展了非粮化耕地整治分区划定和整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恢复耕地用于粮食作物耕作,提高稳定利用耕地规模和质量,满足区域耕地保护任务和保障粮食供给是非粮化耕地整治的核心。2)通过整治适宜性评价筛选出优质耕作地块,利用整治迫切性评价明确整治的优先次序,两者的综合能有效明确复耕复种的工作指向;3)陵水县非粮化耕地整治可分了4个区,即优先整治区、重点整治区、后备整治区和限制整治区,建议基于耕作状态、自然地貌和利用条件的组合差异,制定差别化的非粮化耕地整治策略。研究结果可为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及引导耕地“进出平衡”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整治 分区  耕地非粮化  适宜性 迫切性  四象限法  陵水县  

分 类 号:F30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