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ANG Xue-lian;ZHU Ai-song;YU Yi-hong;WU Han-zhang;ZHANG Guang-ji(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China;Jiand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Hangzhou 311604,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 [2]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杭州311604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No.2018YFC1708700)。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10
起止页码:5699-57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郁之概念最早源于《黄帝内经》,而“郁证”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笔者通过查阅中医药古籍中“郁证”的相关内容,并加以甄别筛选,系统梳理了其起源及演进,可归纳两方面内容:一是从病因病机而言,泛指滞而不得发越之证;二是从发病过程而言,指情志怫郁,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发生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等为主症的疾病,前者侧重病因病机,后者侧重发病过程,均属郁证范畴。自《黄帝内经》付梓以降,各代医家不断充实和完善郁证的相关内容,使郁证理论传承有序,日臻完善。
关 键 词:郁 郁证 源流 黄帝内经 考证
分 类 号:R25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