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工业智能化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劳动者技能和性别的空间计量分析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on Employment: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Laborers’ Skills and Gend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前元[1] 魏守道[2] 金山[3] 陈辉[4]

Wang Qianyuan;Wei Shoudao;Jin Shan;Chen Hui(Research Center for National Financ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chool of Insuranc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机构地区:[1]广东金融学院国家金融学研究中心 [2]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3]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 [4]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

出  处:《管理世界》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者福利的多维冲击及其制度安排(19BJL098)”的支持。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0-1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工业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但工业智能化在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造成重大影响。在分析中国工业智能化影响不同技能劳动者就业的理论机制基础上,本文首先对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空间特征;其次通过构建时间与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从不同技能和不同性别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最后在考虑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差异的基础上,检验工业智能化对东、中、西部地区不同技能、不同性别劳动者就业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对不同技能和不同性别劳动者就业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指出中国应高度关注和重视工业智能化对中、低技能劳动者造成的就业替代效应;应结合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技能的新要求,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体制改革,放大工业智能化的就业创造效应;各级政府应重视工业智能化发展与劳动者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关 键 词:工业智能化  就业 替代效应  创造效应  

分 类 号:F424] F49F24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