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21年3月14—16日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诊断及沙尘污染输送分析
Diagnosis of sandstorm weather process and analysis of sand pollution transportation in northern China from 14th to 16th,March 2021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Lu;SONG Guiying;FAN Fan;WU Hao;ZOU Yihang;ZHOU Zhihua;ZHANG Xin;GAO Shaobo(College of Meteorology and Ocean,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0;Inner Mongoli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Huhhot 010051;Zhongke Sanq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29;Inner Mongolia Meteorological Training Center,Huhhot 010051;Unit 93719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Huhhot 010112;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uhhot 010010)
机构地区:[1]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长沙410000 [2]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呼和浩特010051 [3]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4]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5]中国人民解放军93719部队气象台,呼和浩特010112 [6]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975066);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No.2020BS03046);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2020MS04020,2021MS04019);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No.1610332020015)。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9
起止页码:351-3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21年3月14—16日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被认为是近10年来我国出现的最强过程.本文在对此次沙尘暴过程天气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HYSPLIT模式和GDAS资料,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沙尘输送源与天气系统的配置关系及本次过程中沙尘污染物PM_(10)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分布及贡献.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由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及冷锋过境,高空槽后冷空气持续补充引起,中高层强斜压性使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大风卷扬起的沙尘随上升气流输送到高空,并在偏北大风引导下,影响了我国大范围地区.内蒙古东北部至河套地区的强涡度梯度带、500、700 hPa较高的强冷平流中心与下层的温度平流差异以及交替的上升下沉运动为本次北方地区大范围沙尘暴过程提供了动力、热力及不稳定度条件.本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影响呼和浩特、北京的沙尘传输通道主要为北偏东路,影响银川的沙尘传输通道为西北路和北路,过程受多沙源传输通道影响.萨彦岭、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为本次沙尘天气PM_(10)的主要潜在源区,传输过程中混合内蒙古沙源地沙尘.总体来说,蒙古国南部戈壁沙漠对本次过程PM_(10)质量浓度的贡献最大.
关 键 词:沙尘暴 蒙古气旋 输送路径 污染浓度 潜在源 中国北方地区 HYSPLIT模式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
分 类 号:X51] X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