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纳米粒子增敏的SPRi技术应用于遗传性血栓疾病的检测    

Au NPs assisted detection of genetic thrombotic diseases by the SPRi techniqu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伊凡[1] 金尚忠[1,2] 姜丽[1,2] 谭航彬[1] 蒋彩玲[1] 于自珍[1]

LI Yifan;JIN Shangzhong;JIANG Li;TAN Hangbin;JIANG Cailing;YU Zizhen(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Key Laboratory of Zhejiarig Province on Moder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浙江省现代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904166,51972292);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0C03095);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21YW19,2021YW75)。

年  份:2022

卷  号:33

期  号:3

起止页码:310-3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普通刊

摘  要:目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欲对遗传性血栓疾病4种基因型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检测。方法:采用多聚腺苷酸(polyA)嵌块将探针简单快速地固定在金表面,制备了polyA-DNA-Au NPs作为增敏介质,结合SPRi技术的检测方法,对遗传性血栓疾病中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和凝血因子FV G1691A 4种DNA基因型进行了高通量定量检测。同时,对检测的可行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种基因型的检测限可分别低至10.5 pmol/L,12.0 pmol/L,8.0 pmol/L和11.0 pmol/L。在超过16个检测周期后,信号强度仍然保持在98%以上,表明该检测技术的敏感性、重复性较好。结论:金纳米粒子增敏的SPRi技术可实现高通量高灵敏的遗传性血栓疾病标志物检测,并有望推广到更多DNA疾病的检测中。

关 键 词: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  遗传性血栓疾病  高通量检测  金纳米粒子

分 类 号:O65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