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流的构成与侦查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mposition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s about the Personnel Flowing of Fraud Crime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Xiaowei;ZHAO Zhao(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38,China;Public security Bureau in Changsha,Hunan Changsha 410005,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北京100038 [2]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湖南长沙410005
基 金:公安部2020年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20LLYJGADX01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1年基础科研经费新型犯罪研究专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与治理”(2021XXFZ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53-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_E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流是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概念,包括了诈骗犯罪参与人员及其相互关系、人身信息等构成要素,具有诈骗犯罪人员集团化、跨境化、关联犯罪人员专业化、专门化、犯罪人员低龄化、区域化、身份信息隐匿化、记名化、犯罪产业分离化、分散化等特点。境外大型诈骗犯罪集团的人员主要由金主、代理商、管理团队、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技术部、业务部、财务部、保安部等组成;境内小型诈骗犯罪团伙的人员主要分为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参与者四类;提供作案工具类黑灰产业的人员主要有卡商、号商、设备商;提供非法服务类黑灰产业的人员主要有蛇头、引流团伙、料商、包网服务商、线路商、洗钱团伙。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流以谋取非法利益、逃避侦查打击、规避风控、防止黑吃黑为构成逻辑,以集团型、代理型、产业型三种形式组成。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流的侦查,可以“从案到人”“从人到案”两种基本侦查模式,依托资金追踪、轨迹碰撞、设备关联、刑技比对、刑嫌调控、特征分析等方法具体开展。
关 键 词:电信网络诈骗 人员流 犯罪产业链 黑灰产业
分 类 号:D918.2[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