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森林固碳量跨期分配及成本
Intertemporal allocation and cost of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China under the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Xiang-hua;QIN Hui-yan;HUANG Ying-li;HUANG Ya-nan;QIAO Zhen-hu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Soil Physics and Land Management Group,Wageningen University&Research,Wageningen 6700 AA,Netherlands;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2]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土壤物理与土地管理组,瓦格宁根6700 AA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1JLB08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类项目(2572020DZ09,2572020DY06)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33
期 号:9
起止页码:2413-24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实现碳中和路线图的“碳排放达峰”、“快速降低碳排放”、“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3阶段具有复杂且差异的减排形势。森林固碳作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其跨期分配是平衡产业减排与森林固碳关系、降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成本代价、以最优成本分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成本优化分配理论出发,引入森林边际固碳成本理论,结合国内现有产业边际减排理论,对我国实现碳中和3个阶段的成本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在“碳排放达峰”、“快速降低碳排放”、“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3个阶段,实现成本最优的森林年固碳量分别为0.20、7.75、19.82亿t,分别占当期总减排量的1.8%、17.5%、37.6%。相较于仅依赖产业减排,在成本最优设计下发挥森林固碳成本优势,使得碳中和3个阶段的总成本分别降低0.48、791.36、9092.53亿美元。在“碳排放达峰”阶段,森林固碳的成本优势十分有限,应当主要依靠产业减排;在“快速降低碳排放”阶段,森林固碳的成本优势逐渐凸显;在“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阶段,应当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的成本优势实现“零碳”目标,否则将会面临十分高昂的成本代价,尤其对于脱碳成本十分高昂或永远无法完全脱碳的产业。最优成本设计下森林固碳可以节约9884.37亿美元的碳中和成本。
关 键 词:边际固碳成本 森林固碳 碳中和 跨期分配
分 类 号:S718.55[林学类] X1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