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排放权交易能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来自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的异质性证据    

Whether Carbon Emission Permit Trade Contributes to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he Heterogenous Evidence of the Energy Supply and Consumption Sid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邵帅[1] 徐乐[2] 章绍一[1]

SHAO Shuai;XU Le;ZHANG Shao-yi(School of Busines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Institute of Free Trade Zo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2]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上海200433

出  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8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2020T130397);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项目(22692103400)。

年  份:2022

卷  号:50

期  号:4

起止页码:27-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纠正碳排放负外部性的有效手段,被预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但现有研究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在具有不同能源禀赋地区的实施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未予以关注。采用2003-2017年中国28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和双重差分(DID)模型,在区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价格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对该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特别地,识别比较了该政策在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的异质性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而且这种减排效应在能源供给侧要明显强于能源消费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价格效应对碳减排的推动作用在样本城市整体层面显著存在,而其规模效应对碳减排的积极影响则仅在非直辖市和非低碳试点城市显著存在;产业结构优化仅能在能源供给侧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价格效应驱动碳减排,而绿色技术创新无论在能源供给侧还是消费侧,均有助于实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

关 键 词:碳排放权交易 碳减排 能源供给侧  能源消费侧  双重差分模型

分 类 号:F2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