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LMDI模型的黄河流域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LMDI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锋[1] 张晶[1] 任娇[2] 向燕芸[3] 李倩[1]

CHEN Feng;ZHANG Jing;REN Jiao;XIANG Yanyun;LI Qian(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nsition of Resource-Based Economics,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太原030006 [2]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太原030006 [3]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出  处:《地球环境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22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605);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8041049-1)。

年  份:2022

卷  号:13

期  号:4

起止页码:418-4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2021_2022、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全面核算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明确其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实施及评估黄河流域碳减排策略的依据和保障。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作为研究区,采用LMDI模型,计算了2003—2019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对其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演化特征来看,在2003—2019年,黄河流域的碳排放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逐年收缩;(2)从空间分异特征来看,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碳排放量呈西低东高的区域格局;(3)能源消费强度效应与经济增长效应分别是减缓和促进区域碳排放量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人口规模效应对于碳排放量表现为正向驱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能源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碳减排措施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LMDI 黄河流域 碳排放 时空分异

分 类 号:X3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