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Cellphone usage and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related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楠[1] 王少凡[1] 朱曦淳[1] 汪怡[1] 陈玲[2] 曹洪健[1] 梁玥[3] 张锦涛[4]

ZHOU Nan;WANG Shaofan;ZHU Xichun;WANG Yi;CHEN Ling;CAO Hongjian;LIANG Yue;ZHANG Jintao(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2]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 [3]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4]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

基  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BEAA2020033)。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8

起止页码:1179-11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预防干预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和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 213名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孩子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每日手机使用时间中位数均为120.00 min。孩子年龄越大、具有更强的享乐和社交动机的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长(β值分别为0.12,0.11,0.09,P值均<0.01);父母更多地与孩子沟通手机使用并知晓孩子手机使用情况,以及孩子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和自我表现手机使用动机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长(β值分别为-0.06,-0.03,-0.04,-0.16,P值均<0.05)。年龄更大的孩子手机成瘾水平更低(β=-0.04,P<0.05);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并知晓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能够有效降低孩子的手机成瘾程度(β值分别为-0.09,-0.14,P值均<0.01);有更强的工具性手机使用动机的孩子手机成瘾程度更低(β=-0.22,P<0.01);与手机相关的父母监控、自我表现和享乐手机使用动机与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7,0.03,0.29,P值均<0.05)。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成瘾受到手机使用动机、父母教养方式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学校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手机使用动机;家庭教育应帮助父母培养沟通、知晓等积极教养行为,以减少不当手机使用行为的发生。

关 键 词:便携式电话 工具使用行为  行为,成瘾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分 类 号:R179] G47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G444[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