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乡村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以湖州市为例    

Trade-offs and synergi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rural areas:a case study of Huzho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范逸凡[1] 王珂[1,2] 黄璐[2]

FAN Yifan;WANG Ke;HUANG Lu(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The Rural Development Academy,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58 [2]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310058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638);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J19D010001)。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17

起止页码:6875-68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湖州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十多年来乡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对其生境维持、文化保护带来压力,定量评估湖州乡村的生态系统服务及相关关系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Miami模型、InVEST模型、水量平衡法、Maxent模型等方法对该区域2010—2018年粮食供给、碳贮存、水源涵养、文化服务等四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在2010—2018年,湖州市乡村地区粮食供给在波动中下降,一级区以东、西部的平原耕地为主;碳贮存均值与总量年际变化极小,中、西部的高山林地碳储量最高;水源涵养均值呈现先增后减的小幅波动,空间分布特点与碳贮存相似;文化服务能力逐年增强,一级区向景点区域集聚并扩张。(2)在权衡与协同分析中,水源涵养与碳贮存、粮食供给之间以协同效应为主,文化服务与水源涵养、粮食供给、碳贮存之间以权衡效应为主,粮食供给与碳贮存之间由权衡效应向协同效应转变,各服务间相关关系总体逐渐增强且存在空间差异性。(3)热点区域识别研究显示,Ⅰ类热点区主要为提供粮食供给的耕地,占比多且略有增强;Ⅱ类热点区主要为提供碳贮存、水源涵养的林地,总体有所减少;Ⅲ类热点区主要为提供碳贮存、水源涵养,以及粮食供给或文化服务的林地和耕地,占比较多并不断扩大;Ⅳ类热点区、非热点区分别位于山地-平原过渡区、靠近城镇区域,均占比极少且变化小。研究结果以期为揭示乡村地区生态系统供给、调节、文化服务间的关系,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推进乡村的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热点区  乡村

分 类 号:X171.1] F3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