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评估    

Landscape dynamics and ecological risk of the expressway crossing section in the Hainan Rainforest National Pa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小兰[1] 周琳[2] 吴挺勋[1] 任明迅[1]

YAO Xiaolan;ZHOU Lin;WU Tingxun;REN Mingxun(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of Hainan Province,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Liangshan Forestry Investigation,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Xichang 615000,China)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省热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海口570228 [2]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西昌6150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海南研究院2020年咨询研究项目(20-HN-ZT-02);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YSPTZX202015);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综合科考(植物部分)专项(HD-KYH-2020008)。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16

起止页码:6695-67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被中线高速公路自东北-西南方向穿越,改变了局域景观分布格局,影响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两侧3 km作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Fragstats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定量评价2013年(高速公路未建)、2016年(高速公路在建)和2019年(高速公路竣工)三年的景观要素变化,解析景观变化趋势和可能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016年高速公路建成面积(含动土区域)为325.51 hm^(2),林地面积略有减少,但林地斑块密度增加;耕地面积虽略有增加,但耕地最大斑块指数下降,耕地景观优势度降低。2019年高速公路建成竣工后,由于路旁绿化,高速公路占地面积有所下降,林地面积和林地斑块密度增加,但林地和耕地斑块的内聚力指数下降,自然连通度略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高速公路穿越段中等生态风险区和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逐年增加。但隧道和高架桥路段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道路两侧的植被连通性,对局域生态系统没有明显影响。高速公路造成的生境隔离与破碎化可能累积产生远期的负面生态学效应。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速公路穿越段位于生态敏感的水源涵养区,建议增设隧道式高架林地提升生境连通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增加人工湿地汇聚和净化道路径流、设立长期生态监测样地对关键节点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功能特别是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功能等开展监测与生态恢复。

关 键 词:道路生态学  国家公园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生态廊道 人工湿地  

分 类 号:X36] X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