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Sha-sha;HOU You-juan;ZHANG Lei;DONG Yan;IU Si-hong;LI Bin;ZHANG Chu-chu;YANG Xiao-ning;YOU Rong-li;XU Hai-yu;LI Bing(Istiua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se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e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Bejing Zhendong Guangm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iue Co.,Itd.,Bejing 100085.China;Instiute of Chinese Materin Medica,China Acu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Key Laboratory for Quality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Tradional Chinese Medicine,National Medical Produets Administration,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einces,Beijing 1007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2]北京振东光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4]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00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120304,ZZ140306)。
年 份:2022
卷 号:47
期 号:15
起止页码:4033-40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方由旋覆花、甘草、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伤寒发汗误治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的历代医籍记载和论述丰富,后世医家对该方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了该方的方义及其功能主治。该文全面收集整理了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古今文献记载,从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剂量、药味炮制、临床应用、方义方解、煎煮法等方面对旋覆代赭汤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历代记载的旋覆代赭汤药味组成及其炮制方法较为一致,临床处方用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古代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反胃、呕吐、呃逆、便秘等疾病,而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古今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对旋覆代赭汤历史沿革的探析和考证,可以明确该方的药味组成、处方剂量、药味炮制、方义衍变及煎煮方法,为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复方制剂研发提供思路。
关 键 词:旋覆代赭汤 经典名方 临床应用 历史沿革 文献分析
分 类 号:R28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