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Establishment of a nomogram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陆秋芳[1] 应燕萍[2] 覃艳勤[1] 马娟[1] 黄彪进[3] 廖秋明[1] 韦芳素[1] 徐明礼[1] 覃双文[3]

LU Qiufang;YING Yanping;QIN Yanqin;MA Juan;HUANG Biaojin;LIAO Qiuming;WEI Fangsu;XU Mingli;QIN Shuangwen

机构地区:[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宁市530021 [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南宁市530021 [3]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中华护理杂志》

基  金:中华护理学会2019年度科研课题(ZHKY201909);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临床研究攀登计划项目(YYZS2021008)。

年  份:2022

卷  号:57

期  号:16

起止页码:1948-19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EAPJ、JST、PUBME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构建并应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602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12月的415例作为建模组,2021年1月—4月的187例作为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建模组415例中有3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8.4%;验证组187例中有1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0.2%。建模组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诊断、卧床时间、意识状态、偏瘫程度,是否有吸烟史、房颤史、血栓史,是否使用脱水药物、是否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定量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意识状态、偏瘫程度、是否使用脱水药物是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901、1.702、1.940、3.231,均P<0.05),以上述4个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58时,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82%,最佳临界值为0.07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2.143,P=0.951;外部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46时,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5%,最佳临界值为0.084。结论构建的列线图可个性化预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DVT发生风险,有助于护理人员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关 键 词:卒中 静脉血栓形成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护理  

分 类 号:R473.74[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