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罗霄山片区县域旅游减贫效率测度及变化特征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Tourism Poverty Reduction in Luoxiao Mountain Area in Scale of Coun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莉[1,2] 贺小荣[3] 邓峰[2]

JIANG Li;HE Xiaorong;DENG Feng(School of Economics&Trade,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9,Hunan,China;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Xiangnan University,Chenzhou 423000,Hunan,China;College of Tourism,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Hunan,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湖南长沙410079 [2]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湖南郴州423000 [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BA314)。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7

起止页码:234-2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虽已脱贫,但还面临着相对贫困和返贫风险等问题,应更多地关注脱贫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贫困,以及旅游减贫脱贫的稳定性。立足于多维减贫、稳定脱贫的目标,从经济、人力、文化、医疗多维视角,构建旅游减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罗霄山片区21个脱贫县域2014—2020年旅游减贫效率值,并采用ESDA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揭示该片区旅游减贫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表明:罗霄山片区旅游减贫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具有集聚性,呈“中高西低”分布,形成了以江西省章贡区、于都县等为代表的高值簇和以湖南省炎陵县、桂东县为代表的低值簇;随时间演变,旅游减贫效率的空间差异性有所增大。旅游减贫产出值高并不意味着旅游减贫效率值高,应着力提高旅游业投入要素的利用水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 键 词:旅游减贫效率  相对贫困 红色旅游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乡村振兴  罗霄山片区  

分 类 号:F592[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