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平衡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Effect of balance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warm needling i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鑫[1] 李艾琳[1] 闫绍妹[2] 李泉[2] 王金荣[2] 刘卫国[2]

WANG Xin;LI Ai-lin;YAN Shao-mei;LI Quan;WANG Jin-rong;LIU Wei-guo(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42,Shandong Province,China;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31,Shandong Province)

机构地区:[1]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 [2]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山东潍坊261031

出  处:《针刺研究》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9-0440)。

年  份:2022

卷  号:47

期  号:7

起止页码:625-6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平衡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平衡针刀组及联合组,每组30例。温针灸组以温针灸风府、风池、完骨、天柱治疗,1次/d,连续5d后休息2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平衡针刀组使用平衡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联合组在温针灸组的基础上使用平衡针刀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3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后3组患者眩晕症状与功能(ESCV)评分,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ESCV评分及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RI均下降(P<0.05)。与温针灸组、平衡针刀组比较,联合组ESCV评分及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RI均下降(P<0.05)。与平衡针刀组比较,温针灸组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I、RI均下降(P<0.05)。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平衡针刀组为70.0%(21/30),联合组为93.3%(28/30),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温针灸组和平衡针刀组(P<0.05)。结论:平衡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CSA,可恢复颈部力学平衡状态,并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改善眩晕症状。

关 键 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平衡针刀  温针灸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分 类 号:R24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