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基于新《职业教育法》的思考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and Credit Bank System Construction:Reflections Based on the New"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伟远[1] 谢青松[2,3]

Zhang Weiyuan;Xie Qingso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P.R.China;Chongqing Open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5,P.R.China;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Chongqing 400052,P.R.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学习型社会研究院 [2]重庆开放大学 [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出  处:《职教论坛》

基  金:国家开放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开放大学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编号:Z21A353),主持人:郭庆。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6

起止页码:37-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之间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虽然我国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已经有10多年了,但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不尽人意。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出台,破解了我国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建设中长期遇到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提供了制度保障,破解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难以融通的难题;二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序列的纵向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破解了职业教育系统缺乏上升通道的难题;三是新《职业教育法》为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历等级维度提供了标准,破解了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维度设立的难题;四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行业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破解了资历框架下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岗位要求脱节的难题;五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培训机构设立提供了质量要求,破解了资历框架下学习成果认证的范围和方法的难题;六是新《职业教育法》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境外学习成果互认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我国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提出了国际化要求。我国将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有效地推动基于资历框架标准和学习成果认证基础上的学分银行建设的全面开展和有序发展。

关 键 词:职业教育法 终身学习 资历框架  学习成果认证 学分银行

分 类 号:G71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