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Nana;WEN Xiaolei;LI Shuangmin;FENG Lina;HUO Jiahuan;LAN Shuhui;LI Jianing;GUO Sirou;WANG Jianhua;QI Huixia(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Hebei qinhuangdao 066600,China;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1,China;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f Changli County,Hebei qinhuangdao 0666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秦皇岛066600 [2]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3]河北省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秦皇岛06660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000700);河北省教育厅平台项目(河北省板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8-2023)。
年 份:2022
卷 号:24
期 号:7
起止页码:117-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_E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板栗内腐病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BL-5、BL-7和BL-9共3株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BL-5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丝白色,菌落中心部位有淡红色素,后期菌落逐渐变成深红色,菌落中心可见黄色菌丝;BL-7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梨形、颜色透明、具隔膜;BL-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棉絮状,初期菌落呈粉红色,随着菌落的生长,后期菌落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或褐色,分生孢子中间粗、两头较细长,似镰刀形,弯曲或直立,具有厚垣孢子。BL-5、BL-7、BL-9的ITS序列分别与Fusarium graminearum KJ847741、Fusarium proliferatum MW686898、Fusarium equiseti KU984711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引起板栗内腐病的3种镰刀菌分别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为板栗内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板栗 内腐病 镰刀菌 鉴定
分 类 号:S6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