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紫苏智能排湿干燥过程的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Drying Kinetics and Quality Change Law of Perilla during Intelligent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曾岩[1] 曹崇江[1] 李竹心[1] 黄德春[2] 乐龙[2]

ZENG Yan;CAO Chongjiang;LI Zhuxin;HUANG Dechun;YUE Long(National R&D Center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cessing,College of Engineering,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China;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Engineering,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国家中药材加工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苏南京211198 [2]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江苏南京211198

出  处:《食品工业科技》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B020241003-05);江苏省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NJ2019-21)。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16

起止页码:263-2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明确紫苏采后干燥处理时的特性,本文利用可智能排湿的烘干装置研究了紫苏茎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给出了紫苏茎叶在50~80℃的温度区间内干燥时的干基含水率变化及干燥速率曲线,并用数学模型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对比了不同温度烘干紫苏及冻干、自然阴干紫苏间的品质差异,包括挥发油含量、迷迭香酸含量、总黄酮及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利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系统分析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基于以上指标综合评判不同干燥方式紫苏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紫苏叶的干燥过程始终处于降速干燥阶段,而紫苏茎经历提速、恒速及降速三个干燥阶段,紫苏茎、叶分别适用于Page模型及Two-term模型。智能排湿的低温烘干(50℃)与传统的阴干处理相比,在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及气味物质含量及丰度上均无较大差异,挥发油等物质含量表现更优。干燥温度是影响紫苏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紫苏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能力及风味物质含量均会随温度的提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关 键 词:紫苏 干燥动力学 中药材品质分析  超快速气相电子鼻  

分 类 号:TS2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