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Q-marker思路下的黄连花薹抗菌作用及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optis flower based on Q-marker think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Hui;Liu Xiao-feng;Liu Qian;Ma Cong;Liao Zheng-gen;Xu Yu-ling;Liu Tao(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TCM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Nanchang 330004;Sichuan Tianyi College,Deyang 618000;Sichuan Institute of Antibacterial Industry of 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Sichu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ntivir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106;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4 [2]四川天一学院,德阳618000 [3]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成都610106 [4]四川省抗病毒中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610106 [5]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610106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17YFC17019000);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No.22NZZH0031)。
年 份:2022
卷 号:47
期 号:6
起止页码:550-5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基于Q-marker思路探究黄连花薹的抗菌活性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药质量标志物与药物整体的作用机制的异同的确定原则。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花薹提取物和盐酸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菌体的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胞外核酸相对含量和电导率的测定研究其抗菌机制。结果 黄连花薹和盐酸小檗碱对3种细菌抗菌作用有差异,其中黄连花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最好,MIC为12.5 mg/mL,MBC为25 mg/mL;盐酸小檗碱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MIC为0.25 mg/mL,MBC为2.0 mg/mL。在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花薹提取物的作用下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胞外核酸相对含量及电导率增加。结论 黄连花薹及盐酸小檗碱对3种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相同,均通过对细菌细胞膜造成损伤增加其通透性,使菌体物质大量外渗,从而达到其抗菌活性。
关 键 词:黄连花薹 盐酸小檗碱 质量标志物 抗菌机制
分 类 号:R97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