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潮”的消费认同与价值尺度    

Consumer Identity and Value Measurement of Guocha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宗祖盼[1] 刘欣雨[1]

ZONG Zu-pan;LIU Xin-yu(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dustries,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518060)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60

出  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18ZD01);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2021年重大课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文明典范研究”。

年  份:2022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56-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国潮”作为一种符号文本和消费现象,其流行蕴含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狭义的“国潮”是指蕴含中国文化、融合潮流元素、符合时代需求的国货品牌及其消费潮流,广义的“国潮”则脱离了实物载体,进而扩散到观念层面,指一种中国文化基因在符号生产及消费领域的复兴潮流,呈现为一种精神风貌。“国潮”的实现方式可归纳为“国的潮化”与“潮的国化”两种模式。“国的潮化”主要有时尚衍生、跨界营销、亚文化链接、科技赋能等路径,“潮的国化”表现为视觉上融入传统元素、设计上融入传统技艺、营销上融入传统故事、理念上融入传统精神等。“国潮”是消费建构认同的结果。在同一性方面,消费者希望通过“国潮”符号文本建立起自身与国家、群体之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差异性方面,消费者又渴望通过“国潮”表现个体差异,彰显身份标志。“国潮”要形成一股可持续的潮流,要警惕“国潮”泛化,深挖精神内涵;打破“国潮”边界,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国潮”美学,增强文化自信。

关 键 词:“国潮”  消费认同  价值尺度  符号文本  “国潮”美学  文化自信

分 类 号:G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