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星堆出土古象牙表面病害微生物分离鉴定及抑菌剂效果评价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diseases breeding on the surface of ancient ivory unearthed from the Sanxingdui ruins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Yanqiu;JIANG Luman;CHEN Juncheng;WANG Ning;XIAO Lin;WANG Chong;LI Sifan;QU Jingwen;CHENG Qian;SHI Xuexue;TAN Yulan;CAO Xuedi;ZHANG Ziwei;ZOU Likou;ZHAO Ke(Department of Applied Microbiology,College of Resources,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Chengdu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Chengdu 610072,China;Sichuan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Research Institute,Chengdu 610041,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应用微生物学系,成都611130 [2]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610072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610041
基 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三星堆遗址出土象牙应急保护材料研发与性能研究”(2021YFS0402);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202106-127)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543-5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科学有效防控三星堆出土古象牙的微生物病害,采用可培养技术对三星堆出土古象牙残片表面滋生的细菌和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测定苯扎氯铵、苯并咪唑、制霉菌素、三氯生、特泯菌5种抑菌剂对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抑菌效果,确定科学的使用剂量.通过可培养方法从三星堆古象牙残片上分离出4株分属于4个属的细菌,分离出29株分属于3个门16个属的真菌,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7个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ina)7个属以及半知菌门(Deuteromycetes)2个属.抑菌结果表明,除苯并咪唑外,其他4种抑菌剂的抑菌浓度虽然存在差异,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都能达到完全抑菌的效果.苯扎氯铵、三氯生、特泯菌能够抑制所有细菌生长的MIC分别为64、256、8 mg/L,在复配处理中,3种抑菌剂苯扎氯铵(MIC 16 mg/L)、三氯生(MIC 64 mg/L)、特泯菌(MIC 2 mg/L)两两随机复配均能达到完全抑菌效果;苯扎氯铵、三氯生、制霉菌素能够抑制所有真菌生长的MIC分别为8000、400、400 mg/L,在复配处理中,制霉菌素与苯扎氯铵MIC分别为200、4000 mg/L时复配能完全抑制所有供试真菌的生长.可见,三星堆出土古象牙表面分布着种类丰富的微生物,不同抑菌剂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复配抑菌剂的抑菌效果优于单一菌剂;结果可为三星堆出土古象牙微生物病害防治和古象牙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图8表6参46)
关 键 词:三星堆 古象牙 可培养微生物 抑菌剂 最小抑菌浓度
分 类 号:K87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