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时空演变和动力机制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磊[1,2] 何仁伟[2] 史文涛[3] 蒲红铮[4]

Xie Lei;He Renwei;Shi Wentao;Pu Hongzheng(Luxi Middle School in Jiangxi Province,Luxi 337200,Jiangxi,China;City Situation Survey Research Center,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School of Management,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 563006,Guizhou,China;School of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机构地区:[1]芦溪中学,江西芦溪337200 [2]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3]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4]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54

出  处:《中国沙漠》

基  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LH字【2017】7078号);遵义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9】01号)。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3

起止页码:3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黄河流域7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标准差和变差系数、ESDA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GWR),分析了2005—2018年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时序演变特征方面,城乡融合系数均值由2005年的0.208提高到2018年的0.416,表明城乡融合水平持续提升,但下游地区均值一直高于中游、上游地区。标准差测度的城乡融合绝对差异由0.073升为0.103,不断缓慢上升;变差系数衡量的相对差异由0.350降为0.248,呈下降趋势。全局莫兰指数表明高于流域城乡融合系数均值的地市倾向于在空间上集聚。(2)空间演变特征方面,黄河流域东部、北部形成高于流域城乡融合系数均值的集中分布区。低于流域城乡融合系数均值的地市呈地域锁定分布。黄河流域地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形成3层次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3)地势起伏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空间扩张、交通通达性、人口城市化、居民消费水平为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时空演变主要动力因子。

关 键 词:黄河流域 城乡融合发展  时空演变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分 类 号:F29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