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建构与实现路径——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    

Construc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in Ethnic Vill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明贵[1,2] 黎洪[1] 胡静[2]

Tang Minggui;Li Hong;Hu Jing

机构地区:[1]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14 [2]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企业经济》

基  金: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贵州典型民族村寨全域旅游发展:机制、模式与路径”(项目编号:GZLCLH-2019-090)。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7

起止页码:115-1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民族村寨是延续乡愁记忆的文化空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场域,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已成为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深层次挑战。本文以贵州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为例,基于空间生产视角,提供新的分析框架:新的利益主体,由政府、企业、村民三要素转变为政府、企业、村民、旅游者、NGO和旅游资源六要素,形成权益均衡的六螺旋结构;新的空间生产模式,构建出“点—轴—圈—面”模式、“三生空间”全域旅游模式、“前台—中台—后台”模式、产业链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新的实现路径,包括民族村寨空间表征、全域发展、IP生产、产业集成和空间体验。因此,应理顺利益主体的结构关系、创新旅游空间生产机制、搭建数字空间生产平台,促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空间生产  民族村寨 全域旅游  模式建构  路径选择  

分 类 号:K901] F592[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