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同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Logistic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龚雪[1] 荆林波[2,3]

GONG Xue;JING Lin-Bo(School of Economics,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Sichuan,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Academy of China's Social Science Evaluation,Beijing 100836,China)

机构地区:[1]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102488 [3]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北京市100836

出  处:《中国流通经济》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流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体系构建”(18ZDA058)。

年  份:2022

卷  号:36

期  号:7

起止页码:22-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_E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关 键 词: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地区差异  

分 类 号:F259.2] F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