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U Zhili;XIAO Hui;SONG Wei;GUO Gaofeng;XU Ji;Liang Chaoyang;LIU Hui;HU Zhiguo(Chongqing Gas Mine,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Branch,PetroChina,Chongqing 400021,China;School of Oil and Gas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重庆400021 [2]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基 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层页岩气压裂复杂裂缝形成机理及工艺技术研究”(CSTC2020JCYJ-ZDXMX000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页岩压裂楔形裂缝网络中支撑剂运移机理研究”(CSTC2019JCYJ-MSXMX0069);重庆英才计划“包干制”项目“页岩气区加密井压裂裂缝延伸规律研究”(CSTC2021YCJH-BGZXM0207)。
年 份:2022
卷 号:24
期 号:3
起止页码:29-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普通刊
摘 要:渝西深层页岩气H202井区H3平台有4口水平井压后测试产量较差,后期平台作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平稳作业,针对H3平台进行压裂效果分析。首先,从物质基础、矿物脆性、天然裂缝发育和地应力特征等方面分析该井区页岩储层的可压性,并与典型中浅层和深层页岩气井区进行对比;其次,结合微地震监测技术分析压后裂缝的复杂性;最后,根据压后排采和示踪剂监测情况对比分析H3平台的返排情况和井间连通性。研究认为:H3平台物质基础较好、地层能量充足、矿物脆性较强,但天然裂缝欠发育、应力差较大,形成缝网的难度较大;此外,施工净压力偏低、工艺措施不足导致裂缝复杂程度偏低,小粒径石英砂占比过高、井距过小导致井间连通率偏高,进而降低了压裂效果。建议提高施工排量、采用组合暂堵方式提高裂缝复杂程度,适当加大井距并降低小粒径支撑剂的占比。
关 键 词:深层页岩气 压裂效果 可压性 裂缝监测 井间距
分 类 号:TE3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