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村人力资本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基于双重异质性视角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旭兵[1] 邓晓霞[1] 罗光强[2]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重庆万州404121 [2]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多维异质性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本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效应及路径研究”(20BJY13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维视角下推动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20AJY01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农村人力资本对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差异化推进路径研究”(20SKGH184);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农户生产行为干预机制与对策研究”(KJQN201901243)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2

卷  号:43

期  号:6

起止页码:136-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运用SDM模型及熵值法等方法,在人力资本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双重视角下,探究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从人力资本异质性来看,中、高级农村人力资本显著促进我国的乡村振兴,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从本地扩散到邻近地区,但中级农村人力资本对乡村振兴的促进效率更高,而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则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2)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中级农村人力资本对乡村振兴直接效应、总效应的促进效率排序为中部>东部>西部,而间接效应促进效率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高级农村人力资本促进乡村振兴直接效应在东部与中部显著,而间接效应只在东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性;与此相反,无论是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初级农村人力资本都抑制了乡村振兴发展,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只在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性。

关 键 词:农村人力资本 乡村振兴  异质性  空间效应  SDM模型  

分 类 号:F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