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中国281个城市的分析    

The Impact of New Urbanization on Common Prosperity and Its Mechanism: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281 Citie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学涛[1,2] 于婷[1] 于法稳[3]

SUN Xue-tao;YU Ting;YU Fa-wen(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Jinan 250002;School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Institate of Rural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2]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基  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2102063)。

年  份:2022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71-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双循环”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基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从富裕水平、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三方面构建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测算了281个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并采用SARAR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且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共同富裕不仅受新型城镇化的影响,还受到城市初始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而言,新型城镇化更能够提升贫困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产生直接作用的同时,还会通过农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对共同富裕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从提高富裕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经济差距角度助推共同富裕。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 共同富裕 区域差距  富裕水平  城乡差距 非均衡效应  区域经济

分 类 号:F124.7] F299.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