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金银花抗菌有效成分及其分子机制
Exploration of antibacterial componen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onicera japonic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Nan;DU Lihua;LIU Yihan;CHEN Yanchao;WANG Qiming;RAO Liqun(Hu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amous-Region Medicinal Plants,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5,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道地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长沙410125
基 金:湖南省发改委科技专项(长财建指[2016]245号)。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797-8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本文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金银花抗菌有效成分,预测其分子作用机制。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SMP数据库以及文献中收集金银花有效成分及其作用的靶点,通过Uniprot蛋白数据转化为相对应的靶点基因。将有效成分和靶点基因导入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金银花有效成分-靶点网络调控图。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抗菌靶点,与金银花有效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金银花抗菌核心靶点。将金银花核心靶点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抗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将金银花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金银花中共获得23种与抗菌活性有关的潜在化合物,获得了137个抗菌靶点。GO富集分析获得条目17个,其中生物过程10个、分子功能1个、细胞组成6个;它们参与了22条相关信号通路。预测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和β-胡萝卜素等化合物是金银花抗菌的主要成分。这些化合物作用于MYC原癌基因蛋白(MYC proto-oncogene protein,MYC)、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关键靶点,并参与调控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其抗菌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菌分子机制,为深入阐释金银花及其抗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金银花 抗菌 有效成分 分子机制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