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乡村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  ( EI收录)  

The logic of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and revit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戈大专[1] 陆玉麒[1] 孙攀[1]

GE Dazhuan;LU Yuqi;SUN Pan(Jiangsu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chool of Geograph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2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60109,2021T1403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9071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GLC002);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9KJB170018);江苏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1008)。

年  份:2022

卷  号:77

期  号:4

起止页码:777-7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EAPJ、EI、GEOBASE、IC、J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新时期乡村振兴挑战与空间利用问题密不可分,基于空间治理建构乡村振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诉求→效应→路径→策略”解构方案,探讨了基于空间治理的乡村振兴可行性和内在逻辑体系。结果表明:①乡村价值重构是确保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乡村空间管控和发展权利配置可从乡村空间治理寻找突破口;乡村空间治理从物质空间治理、空间组织治理、空间权属治理入手,重构物质空间结构功能,重组空间组织关系,重塑空间价值分配体系;②空间治理振兴乡村的效应从城乡互动关系优化、乡村内生动力激发、基层组织能力强化等层面加以呈现。③乡村空间治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发展、保障组织机制,是落实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④“上下结合型”乡村空间治理有利于落实空间开发权利的合理配置;多元主体参与空间治理的渠道、能力与效应,推动空间发展目标落地和公平权益体系建设;“权利共享型”空间治理可在城乡共享、主体共享和区域共享中落实乡村振兴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乡村空间治理科学体系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乡村空间治理  城乡融合 内生发展 空间权利  多元主体  

分 类 号:TU982.29] 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