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重点高校专项支出对“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了多少?——基于156所重点高校的绩效检验    

How Much Had the Special Expenditure of Key Universities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first class”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156 Key Univers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原珂[1] 廖逸儿[2]

YUAN Ke;LIAO Yier(Academy of China Open Economy Studie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China;Law School/Institute of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 515063,China)

机构地区:[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100029 [2]汕头大学法学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63

出  处:《中国软科学》

基  金:全球挑战研究基金项目(ES/P011020/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YJCZH086);广东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19WQNCX029)。

年  份:2022

期  号:3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建设“双一流”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作为建设绩效提升的基础与支柱,高教财政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绩效提升的关键。针对重点高校支持计划有效性争议,利用国内156所高校1994—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以QS排名、考生满意度排名、高水平学科数量与科研经费等指标为表征,检验重点高校专项支出对“双一流”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结论包括:(1)“211工程”与“985工程”确曾显著提升国内重点高校声望,但此后出现绩效停滞,在“双一流工程”激励下,重点高校在声望、学生满意度和经费规模等方面绩效有提升,专项间呈现“叠加效应”;(2)相比其他专项,“211工程”在顶级学科和一流学科建设上具显著激励作用;(3)重点高校建设专项存在“绩效激励递减”现象乃至产生负作用,而新专项出台则有效改善绩效;(4)重点高校建设专项仍对顶尖高校学科水平提升有激励作用而非呈现“经费饱和”,国内顶尖高校与世界顶尖高校在经费规模上存在差距等。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十四五”时期“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关 键 词:“双一流”大学  教育财政 财政支出绩效 绩效评估

分 类 号:F812.4[财政学类] C9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