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微空间场域话语“去意识形态化”的竞合机制与协同风险防范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Collaborative Risk Prevention of“De-ideological”Discourse in Micro Space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帅建强[1,2]

SHUAI Jianqiang(School of Marxism,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331 [2]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提升微空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20JD71000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微空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19SKSZ056);重庆市社科联项目“微空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协同治理研究”(2019py16)。

年  份:2021

卷  号:49

期  号:6

起止页码:8-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微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所特有的思想意识形态交锋场域,但微空间场域中却越来越具有“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和风险,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逆反。文章在阐述微空间“去意识形态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指出微空间“去意识形态化”背后存在的竞合机制。建构的动力因素在于微空间话语主体受资本运行逻辑主宰、话语内容去意识形态化、话语传播媒介去意识形态化、话语场域中主客体互信失衡,而解构的阻力因素在于话语主体主导力量的变化、微空间内容的重构、话语主客体信任机制构建。文章通过分析微空间“去意识形态化”的竞合机制,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的话语主体,构建宏大叙事与细小相结合的话语内容体系,构建从文字到图像的微空间场域全媒体网络监管协同管理体系,构建加强公众媒介素养与政府网络公信力建设相结合的信任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协同治理举措。

关 键 词:微空间场域  去意识形态化  竞合机制 协同治理

分 类 号:D26[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