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 between Primary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fore and after New Medical Reform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丽清[1] 赵玉兰[1] 黄肖依[2] 卢祖洵[3]

LI Li-qing;ZHAO Yu-lan;HUANG Xiao-yi(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31 [2]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南昌330031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430030

出  处:《中国卫生经济》

基  金: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64015);201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8ZDA085);2020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项目(GJJ201102);202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9-X36)。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44-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其变化。方法: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空间计量等方法评价医改前后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借助ArcGIS软件明确两者协调关系的空间分布关联性。结果:2005—2019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医改前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勉强协调发展,但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总量超过经济发展的需求。医改后两者系统基本保持同步高水平发展。医改前后耦合协调度相近的地区在地理上均彼此毗邻,在空间上均呈“东高西低”的集聚特征,但医改后我国基层医疗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莫兰指数有所下降,东、中、西部各区域省份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弱。结论:合理规划卫生资源配置布局,加大基层医疗资源财政投入。各省份应根据自身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促进两系统协调发展。

关 键 词:基层医疗服务 卫生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性  莫兰指数  

分 类 号:R1-9[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F2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