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安太堡露天煤矿刺槐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动态特征    

Carbon Density Dynamics of the Tree Layer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 in Antaibao Opencast Coal M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春燕[1] 曹银贵[2] 武玉珍[1] 张谨华[1] 吴琼[1] 张峰[3]

GUO Chunyan;CAO Yingui;WU Yuzhen;ZHANG Jinhua;WU Qiong;ZHANG Feng(School of Bi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nzhong Universiy,Jinzhong 030600,China;School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jing 100083.China;Institute of Loess Plateau,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机构地区:[1]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西晋中030600 [2]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3]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10107)。

年  份:2022

卷  号:45

期  号:2

起止页码:487-4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JST、RCCSE、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刺槐人工林在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明其乔木层碳密度变化规律,文章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3种刺槐人工林乔木层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碳密度,结果显示:刺槐+油松林乔木层碳密度最高,年均增加1.849 t·hm^(-2),其次为刺槐+榆+臭椿林,年均增加0.773 t·hm^(-2),刺槐纯林碳密度最低,年均增加0.674t·hm^(2)。刺槐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增加明显,但总体树高增长缓慢。这表明针阔混交模式最佳,阔叶混交林优于阔叶纯林模式,刺槐人工林已由中龄林阶段逐渐进入成熟林阶段。

关 键 词:碳密度 生物量 乔木层 刺槐人工林

分 类 号:X7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