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生物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Developing biosecurity training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馨宇[1,2,3,4,5] 宋洁[1,5] 张卫文[1,2,3,4]

SONG Xinyu;SONG Jie;ZHANG Weiwen(Center for Biosafety Research and Strateg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Frontier Science Center for Synthetic Bi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300072,China;Key Laboratory of Systems Bioengineering,Ministry of Education,Tianjin 300072,China;Laboratory of Synthetic Microbiology,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Law School,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天津300072 [2]教育部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天津300072 [3]教育部系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4]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合成微生物学实验室,天津300072 [5]天津大学法学院,天津300072

出  处:《生物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908600)。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2003-20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BSCO、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误用和谬用、生物武器等生物安全威胁不断显现,生物安全已跃升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生物安全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其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国内外生物安全形势、生物安全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学学科设立的影响,凸显了我国在生物安全这一交叉领域的人才储备的短板和不足。尤其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更加显现出生物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建立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通识教育改革方案和完善持续改进机制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完善生物安全领域人才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生物安全 新工科  人才培养  体系优化  

分 类 号:Q-4[生物科学类] G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