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国门安全治理的跨界性:双层跨域治理框架    

The Transboundary Nature of National Gateway Security Governance:A Two-tier Governance Frame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菲易[1]

WANG Feiyi(School of Custom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nghai Customs College,Shanghai,201204)

机构地区:[1]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204

出  处:《国际安全研究》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海关史”(项目编号:21@ZH045);上海市软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口岸应对输入性国门安全风险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692106200);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视阈下海关检验检疫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3204157A2020)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2

卷  号:40

期  号:4

起止页码:127-1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国门安全是指口岸监管部门在进出境口岸通过履行其法定职能和被授权执行的法律法规所维护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以及在进出境环节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国门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其他方面安全及整个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国门安全是一种国际性的国内安全,具有跨境性与弥散性、动态性与线流性、建构性与主动性、外溢性与共生性以及虚拟性与无界性的特点,这就使国门安全风险的防控时空从口岸沿着跨境供应链前推后移,进而使国门安全表现出跨国公共产品的属性。各国的国门安全相互依存,国门安全治理日益呈现跨越国家边界、职能边界、层级边界、公私边界和时间边界的跨界性,不断提出国内和国际跨域治理的双重需求。然而,当下的国门安全治理存在着“碎片化”困境,体现为治理部门分散化、政策措施割裂化、政策执行差别化和国家间合作机制扩散拥堵等特点。因此,治理国门安全,应构建国内与国际同构的双层跨域治理框架,国际层面由双边和多边机制构成,国内层面由结构性、程序性和技术性机制组成,以实现对国门安全风险的全过程防控和精准化治理。

关 键 词:国门安全  国际性的国内安全  跨国公共产品  双层跨域治理  

分 类 号:D815.5] D631.46[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