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脑卒中后皮质下失语的语言损伤特点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苑梓楠[1] 陈心雅[2] 李思奇[1] 卢肖[3] 高立群[2] 张玉梅[3]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北京100070 [2]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北京100083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100070

出  处:《中国医刊》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2002300,2018YFC200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144)。

年  份:2022

卷  号:57

期  号:6

起止页码:673-6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皮质下失语患者的失语类型和语言损伤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0—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1例脑卒中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皮质下失语组(单纯皮质下结构受累,29例)和皮质性失语组(单纯皮质结构受累,52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同期招募语言功能正常的受试者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皮质下失语组和皮质性失语组患者的失语类型和语言功能。分析皮质下失语组患者的病变部位、失语类型以及语言损伤特点。结果皮质下失语组和皮质性失语组患者的失语类型、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分和流利性特征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皮质下失语组患者的病变部位为基底神经节区15例,深部白质6例,丘脑2例,基底神经节区+深部白质5例,基底神经节区+丘脑+深部白质1例。皮质下失语组患者的失语类型为完全性失语1例,运动性失语10例,感觉性失语3例,命名性失语1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例,传导性失语1例。除声调理解外,皮质下失语组患者和皮质性失语组患者的中国失语症语言评估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下失语组患者的对证命名(动物类、工具类、及物动词类)、假词复述和真词复述得分均显著高于皮质性失语组(P<0.05)。结论皮质下失语表现为以命名性失语为主的多种失语类型,整体语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声调理解能力相对完好。与皮质性失语比较,皮质下失语患者的假词复述、真词复述和对证命名能力更优。

关 键 词:脑卒中 皮质下失语 皮质性失语  中国失语症语言评估量表  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量表  

分 类 号:R7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