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文管理措施对长白山区恢复泥炭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Effects of hydrological managements on soil enzyme activities during peatland restoration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婧[1] 段磊磊[1] 王铭[1,2,3] 王升忠[1,2,3] 陈聪[1] 李鸿凯[1,2,3] 李兴丽[1]

ZHAO Jing;DUAN Lei-lei;WANG Ming;WANG Sheng-zhong;CHEN Cong;LI Hong-kai;LI Xing-li(Institule for Peat and Mire Research,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f Changbai Mountains,Ministry of Education,Changchun 130024,China;Jilin Prou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Wetl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s,Changchun 130024,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长春130024 [2]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3]长白山湿地与生态过程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81、U19A2042);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201308JC、20200201213JC)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948-9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长白山区天然泥炭地、不同水文管理的恢复泥炭地(高水位、高-低水位循环和低水位)及退化泥炭地(弃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文管理措施对恢复泥炭地表层土壤(0~10 cm)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泥炭地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和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活性表现为天然泥炭地>恢复泥炭地>退化泥炭地;退化泥炭地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天然泥炭地和恢复泥炭地;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天然泥炭地最低。在恢复泥炭地,随着恢复区管理水位的下降,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逐渐降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高-低水位循环恢复区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和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碳、含水量、水位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和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水位呈显著正相关,与pH和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含水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DA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共可解释研究区土壤酶活性变异的81.2%,水位和土壤有机碳是影响研究区土壤酶活性的主控因子。适宜的水文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退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氮等养分元素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酶活性,提升土壤的生态功能,加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关 键 词:长白山区  泥炭地恢复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分 类 号:S15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