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构建及廊道优化  ( EI收录)  

Ec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corridor optimization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海云[1,2,3] 匡耀求[4] 文薪荐[2] 宋兆璞[2] 刘德华[2]

WANG Hai-yun;KUANG Yao-qiu;WEN Xin-jian;SONG Zhao-pu;LIU De-hua(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500,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1443,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2]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广州51050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4]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1443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广东省科技项目(2018B02020700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B1212100003);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20KCXTD005)。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5

起止页码:2289-2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SPA-InVEST模型和连通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进而在构建生态阻力面基础上,运用MCR和重力模型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并利用产业集聚特征构建规划廊道,提出兼具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案.结果表明:生态源地共35处,总面积约17165.85km^(2);基础生态廊道42条,长度2085.34km;源地及廊道存在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呈现出"中心空洞型"分布特征;通过增加12个生态-产业战略节点和28条规划廊道,生态网络闭合度、连接度和连通率可提升150%、26.83%和28.57%,生态网络结构向"蜂巢状"转变;结合河流及海岸等天然廊道构建的综合生态网络连接了大湾区288个生态保护区,构成了山体、水体、湿地综合生态保护格局.总体来看,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视角构建的生态网络体系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格局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规划廊道  粤港澳大湾区  

分 类 号:X1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