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圣[1] 徐慧慧[2] 徐卓[1] 王亦柔[2] 江燕[3] 张国华[2]

YE Sheng;XU Huihui;XU Zhuo;WANG Yirou;JIANG Yan;ZHANG Guohua(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School of Mental Health,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nyu University,Xinyu 338004,China)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团委,浙江温州325035 [2]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3]新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西新余338004

出  处:《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CBA170257)。

年  份:2022

卷  号:52

期  号:5

起止页码:410-4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2021年11月份通过问卷星对国内6543名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使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指数量表(MPAI)、SDT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项(MEQ-5)、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SCS)、睡眠时间拖延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情绪调节量表(ER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大学生错失恐惧量表(FoMo)进行施测,其中当受试者在MPAI量表17个条目中有8个以上的肯定回答,即被评定为问题性手机使用。通过描述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分析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现状,比较两组心理行为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检出率较高(39.1%);正常手机使用组自我控制得分高于问题性手机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本心理需要、生物节律、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睡眠拖延、睡眠质量、情绪调节、压力、焦虑、抑郁和错失恐惧的得分均低于问题性手机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控制水平高是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保护性因素(OR=0.774,95%CI:0.756~0.793,P<0.001)。在时间价值感(OR=1.062,95%CI:1.045~1.079,P<0.001)、时间效能感(OR=1.071,95%CI:1.050~1.092,P<0.001)、睡眠拖延(OR=1.114,95%CI:1.098~1.129,P<0.001)、情绪调节(OR=1.027,95%CI:1.018~1.037,P<0.001)、压力(OR=1.047,95%CI:1.010~1.086,P=0.012)以及错失恐惧(OR=1.052,95%CI:1.042~1.063,P<0.001)等方面水平高则为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问题需要早期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矫正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关 键 词:问题性手机使用  大学生 自我控制 情绪 睡眠拖延  时间管理

分 类 号:B8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