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体系协同减阻作用  ( EI收录)  

Synergistic drag reduction effect of cationic surfactant and polymer compound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颖[1] 敬加强[1,2] 尹然[1] 张明[3] 韩力[4] 赖天华[5]

YUAN Ying;JING Jiaqiang;YIN Ran;ZHANG Ming;HAN Li;LAI Tianhu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Sichuan,China;Oil&Gas Fire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1731,Sichuan,China;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28;Experimental Testing Institute,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Karamay 834000,Xinjiang,China;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Sichuan,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2]油气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731 [3]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4]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5]西南石油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四川成都610500

出  处:《化工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B2012,51779212);四川省科技计划(2019YJ0350)。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5

起止页码:2593-26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复配体系的协同减阻作用,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为研究对象,设计搭建多功能湍流减阻实验测试装置,实验分析聚合物离子类型对复配体系协同减阻的影响,优选复配体系,进一步研究复配体系协同减阻作用随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CPAM-CTAC/NaSal复配体系协同减阻作用>AmPAM-CTAC/NaSal复配体系协同减阻作用>NPAM-CTAC/NaSal复配体系协同减阻作用>APAM-CTAC/NaSal复配体系协同减阻作用。CPAM-CTAC/NaSal复配体系的协同减阻作用在CTAC/NaSal浓度达到聚合物饱和浓度(PSP) 0.3g/L时到达顶峰,平均减阻效率高达69.22%;当CTAC/NaSal浓度增加至0.5g/L后,平均减阻率迅速减小至10.08%,复配体系的临界广义雷诺数亦迅速降至7535.20,抗剪切性减弱。随着CPAM浓度由0.05g/L增加到0.2g/L,减阻破坏区减阻率可由9.08%增加至57.49%,临界广义雷诺数由31272.43增加到45033.36,抗剪切性增强;当CPAM浓度超过第二临界缔合浓度(CACⅡ) 0.15g/L后,减阻破坏区减阻率增加趋势及抗剪切性增强趋势均变缓。此外,相较于单一减阻剂,复配体系耐温性显著增强,55℃时最大减阻率增至69.05%。

关 键 词: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湍流 离子类型  协同减阻  

分 类 号:TE0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