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探析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分子机制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Qiangjing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Infertility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申毅锋[1] 朱坤[2] 董良[3] 尤耀东[1] 李广森[1] 黄晓朋[1] 常德贵[1] 俞旭君[1,3]

Shen Yifeng;Zhu Kun;Dong Liang;You Yaodong;Li Guangsen;Huang Xiaopeng;Chang Degui;Yu Xujun(L TCM Regulating Metabolic Diseases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Reproductive Womenf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41,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调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610075 [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妇幼医院,成都610041

出  处:《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673808):基于支持细胞Toll样信号通路对不育症“久病入络”机制的研究,负责人:常德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973647):强精片修复血睾屏障损伤的RTK-PI3K/Akt-mTOR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负责人:俞旭君;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9YJ0327):基于血睾屏障结构损伤-修复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负责人:俞旭君。

年  份:2021

卷  号:23

期  号:12

起止页码:4505-45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_E2021_202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析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并对不育症模型小鼠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实验验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收集强精片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筛选男性不育症的疾病靶点;然后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预测靶点取交集,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网络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氯化镉注射造模不育症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电镜观察睾丸结构,qPCR检测Pi3kcb、Akt1表达量,探讨强精片治疗不育症的潜在机制。并将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探讨潜在作用成分及靶点机制。结果共获得109个强精片活性成分及286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靶点,476个男性不育症靶点,映射得出69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GO分析提示主要与营养、抗氧化、对类固醇激素反应等生物过程及功能相关。KEGG通路分析提示主要与PI3K-Akt、TNF、内分泌抵抗等信号通路相关,PI3K-Akt是核心信号通路。强精片可以改善不育症模型小鼠睾丸结构,提高Pi3kcb、Akt1 mRNA表达。强精片中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β-谷固醇、花生四烯酸与靶标蛋白MAPK1、AKT1、HSP90AA1、IL6、ESR1结合稳定。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强精片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主要靶标和通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强精片  男性不育症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