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的乡村转型发展机制与优化路径——以海南中部山区大边村为例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network:A Case Study of Dabian Village in the Central Mountainous Area of Hai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G Yeqing;WANG Ting;HUANG Zheng;HU Yuantao;ZHOU Yanmei;ZHANG Jinping(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Hainan,China;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Hainan,China)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2]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2019RC178),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MS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118、41661028)。
年 份:2022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34-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乡村转型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乡村振兴与现代乡村治理面临的重要命题。以海南中部山区大边村为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分析典型村庄转型发展行动者构成及其网络转译过程,探究其转型发展机制与振兴路径。研究表明,大边村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琼中黎族苗族县委县政府为关键行动者,以湾岭镇政府、大平村委会、大边村村民、外来企业、金融机构、房屋、土地、黎族文化为主要参与者的异质性行动者网络。村委会带动、绿色产业推动和黎族文化支撑等内生动力和政府政策引导、金融资本驱动和外来企业推动等外援动力联合驱动大边村快速转型发展。但是,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新的变化导致异质行动者网络解构、产业多样化不足、聚落空间功能失衡、黎族文化特色减弱、村庄治理体系不健全和村民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充分调动多方异质行动者积极性,构建以村委会和村民为关键行动者、其他行动者参与的多元联合行动者网络,通过打造三产融合新格局、建设宜居宜业聚落空间、提升黎族特色文化支撑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转型发展活力,推进大边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关 键 词:脱贫攻坚 行动者网络理论 转型发展机制 乡村振兴 优化路径 黎族文化
分 类 号:F32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