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及其形成机制    

Synergistic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au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丽华[1] 常春雨[1]

ZHAO Lihua;CHANG Chunyu(School of Marxism,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机构地区:[1]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出  处:《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研究”(20VSZ119)。

年  份:2022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50-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协同育人问题,必须从协同效应这一核心概念分析出发,揭示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协同效应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在大学生身上所产生的反应和效果,目的是使大学生将党和国家要求同个人追求相结合,自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都不能单独完成协同效应,要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协同效应形成机制。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教师和学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产生协同效应的方式、形式、路径等就是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认识了协同效应以及协同效应形成的机理、机制,方可以明确增强协同效应的路径。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协同效应  形成机制  

分 类 号:G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