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EI收录)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storm surge in Guangdong,Hong Kong and Macao Greater Bay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UO Zhifa;HUANG Bensheng;QIU Jing;TAN Chao;HUANG Guangling(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Guangzhou 510610,China;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Hydrodynamic Research,Guangzhou 510610,China;State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Hydraulic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10,China;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Watersheds,Guangzhou 510610,China;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Zhuhai),Zhuhai 519080,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10 [2]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 [3]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 [4]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 [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80
基 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1101002);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8B020207004);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基金(2020B1212030005);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gdsky[2018]001)。
年 份:2022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72-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EI、IC、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1970—2018年珠江口潮位站历史潮位资料,结合风暴潮数值模拟结果,统计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风暴潮增水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伶仃洋、狮子洋、前航道等区域出现较大增水的频率较高,与该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伶仃洋河口湾漏斗状形态产生的能量辐聚有关,增水极值与台风登陆地点和台风强度均有关系;风暴潮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总次数的74.4%;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台风以上级别的台风频次增加趋势明显,各站点历年最高潮位呈增加趋势,平均速率为0.02~0.03 m/a;台风路径对风暴潮增水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当台风在大湾区西岸登陆,距离台风登陆点约2.5倍最大风速半径的位置可产生较大的增水值;最大增水随着台风中心压强的降低而升高,中心压强每下降10 hPa,最大增水值上升0.4~1.1 m;当台风移动速度接近8.3 m/s,珠江口形成较为稳定的风暴潮水位梯度,产生较大的风暴潮增水。
关 键 词:风暴潮 时空分布 历史最高潮位 影响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
分 类 号:P731.2[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